重磅信号! 医药板块触底反转,这类基金一个月赚了20%! 如果你还在为错过黄金行情懊恼,现在有个新机会摆在眼前——医药基金突然杀疯了! 最近一个月,华宝健康、汇添富医疗等医药主题基金收益飙到15%-20%盛鹏配资,直接把科技、新能源甩出十条街。
更关键的是,生物医药板块的技术图形释放出罕见“黄金坑”信号:日线回踩1月低点支撑,周线出现双底结构,月线MACD更是14年来第三次低位金叉。
这意味着什么?历史上每次出现这种组合,医药板块平均能涨50%! 现在,政策、资金、技术三面开花,这个跌了4年的赛道,可能正在酝酿一场大级别的翻身仗。
最近一个月打开基金收益排行榜,你会发现一个反常现象:霸屏的不再是人工智能和半导体,而是沉寂已久的医药基金。
华宝中证医疗ETF单月暴涨18.7%,把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都挤下了冠军宝座;重仓创新药的永赢医药创新智选,靠着百济神州、信达生物这些出海药企,净值直接创了年内新高。
就连冷门的中药基金都支棱起来了,前十大重仓股里的片仔癀、云南白药,最近两周悄悄涨了15%。
这波行情可不是无脑炒作。 从技术面看,生物医药指数现在的位置非常特殊:日线图上,1月份那波反弹起点在900点附近,现在指数又跌回到这个位置,量能却比当时萎缩了40%。
这说明抛压已经大幅减弱,主力资金很可能在偷偷吸筹。 周线级别的信号更明显——2023年10月的846点和今年1月的892点,构成了标准的双底结构。
历史上这种形态出现后,医药板块有8成概率能开启半年以上的反弹,比如2019年初的双底,后面直接涨了83%。
月线图藏着更大的玄机。MACD指标的绿柱子在4月份彻底消失,白线(DIF)上穿黄线(DEA)形成金叉,这是自2010年、2016年后的第三次月线级别买点。
前两次出现这个信号后发生了什么? 2010年金叉后,医药指数两年涨了116%;2016年那次,三年翻了1.5倍。
现在这个金叉的位置比前两次更低,意味着上涨空间可能更大。
政策面的变化也在助攻。 今年3月新版医保目录调整,创新药谈判降价幅度收窄到15%,比起前几年动不动砍价60%,药企终于能喘口气了。
更狠的是“双通道”政策落地,30多万家药店能直接卖医保谈判药品,这对恒瑞医药这类手握PD-1爆款的企业简直是雪中送炭。
跨国药企也闻风而动,诺华、辉瑞最近三个月在中国签了17个License-in(授权引进)协议盛鹏配资,押注的就是中国创新药市场的触底反弹。
资金流向验证了机构的判断。 北向资金4月份净买入迈瑞医疗23亿元,把医疗器械龙头的股价推上300元大关。
私募大佬们更狠,但斌的东方港湾一口气加仓了药明康德、凯莱英两只CXO股票,高毅资产的冯柳则瞄准了中药板块,广誉远的前十大股东里突然出现他的身影。
公募基金也没闲着,易方达的张坤在季报里直言:“医药行业的估值已经回到2018年水平,但企业的全球化能力反而更强了。 ”
具体到细分领域,三条主线最值得关注。 第一条是“能出海的真创新药”——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在美国卖疯了,一季度销售额同比暴涨238%,直接把老牌药企伊布替尼挤下神坛。
信达生物更会玩,把自家PD-1的海外权益打包卖给礼来,光首付款就收了10亿美元,这种“借船出海”的模式正在被复星医药、石药集团疯狂复制。
就连搞减肥药的华东医药都杀进美国了,旗下利拉鲁肽注射液在美国申报上市,直接叫板诺和诺德。
第二条主线是“政策免疫的医疗消费”。 爱尔眼科的近视矫正手术预约排到三个月后,客单价2.5万的ICL晶体植入术,00后们掏钱眼睛都不眨。
通策医疗的隐形正畸业务更夸张,暑期学生潮还没到,杭州总院的正畸科已经满号,单月营收同比涨了41%。
医美板块也卷土重来,爱美客的嗨体熊猫针卖断货,经销商拿着现金排队等发货,这哪像是集采阴影下的医药股?
第三条主线藏在器械领域。 联影医疗的128层CT机打进北京协和医院,直接把GE、西门子的报价压下去30%。
微电生理的射频消融导管拿到欧盟CE认证,今年在欧洲卖了4.3万套,欧洲医生都开始学中文说明书了。
最绝的是华大智造,靠着全球唯二的高通量基因测序仪,硬生生从巨头Illumina手里抢下15%的市场份额。
不过风险也不能忽视。 4月底发布的体外诊断试剂集采目录,把化学发光检测价格砍到现行价的1/3,安图生物当天就跌停了。
创新药企的现金流依然紧张,百奥泰、君实生物等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超过70%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资金链危机。
还有地缘政治的黑天鹅,药明康德今年两次被美国议员点名,股价像坐过山车一样上蹿下跳。
对于散户来说,最简单的参与方式还是买基金。 华宝中证医疗ETF(512170)跟踪的是纯正器械股,前十大重仓里有迈瑞医疗、爱尔眼科这些大白马。
想赌创新药爆发力的,可以看看汇添富全球医疗混合(004877),这个基金买了大量在港股上市的18A生物科技公司。
稳健型投资者建议关注富国精准医疗(005176),经理人擅长在CXO、疫苗、消费医疗三大赛道做轮动,今年最大回撤控制在了8%以内。
技术派投资者可以盯着两个关键点位。 上方压力位看周线级别的60周均线,目前大概在1050点附近,突破这个位置可能触发量化资金追涨。
下方防守位盯住日线前低900点,如果放量跌破需要果断止损。
量能变化更重要,持续三天成交量突破200亿,才能确认反转趋势成立。
板块内部也在剧烈分化。 同样是医药基金,重仓中药的平安中证中药(501012)4月份涨了12%,但押注创新药的招商国证生物医药(161726)只涨了6.7%。
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板块的剪刀差更大,联影医疗4月涨幅28%,做体外诊断的九强生物反而跌了5%。
这说明资金在优先选择有业绩支撑的龙头,而不是瞎炒小市值概念股。
最后看一组数据:全市场混合型基金的前五十大重仓股中,医药股数量从去年底的3只增加到现在的9只。
迈瑞医疗的基金持股比例回升到12%,已经超过宁德时代;药明康德虽然被减持,但仍有427家机构持有,比茅台还多56家。
这些信号都在说明盛鹏配资,专业投资者正在用真金白银投票——医药板块的至暗时刻,可能真的过去了。
安联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